分享 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23927
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,又名武漢肺炎)於全球大流行,勤戴口罩是大家一兩個月來最重視的保護措施。雖然佩戴口罩是很重要的防疫重點,但也別因此而忽略了其他的傳染途徑。以下分享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5大防疫知識,讓大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疫工作。
一、搭乘大眾運輸,如何防疫?
當你在車站、候車地點及大眾運輸工具等公共密閉空間,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,可能增加呼吸道傳染病之傳播風險,目前適逢流感流行季節,最基本且最重要的防疫措施為落實勤洗手、注意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,及生病在家休息。針對個人之防疫措施如下:
(一)維持手部清潔:
保持經常洗手習慣,原則上可使用肥皂或酒精性乾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。尤其咳嗽或打噴嚏、如廁後、看病前後、碰觸電梯按鈕、門把或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,應立即洗手。儘量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、鼻子和嘴巴。
- 正確的洗手方式為:
• 濕洗手:以肥皂徹底搓洗至少20秒。
• 乾洗手:不方便洗手時,以酒精含量60%至80%的乾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。 - 步驟:
• 濕:用清水將雙手完全弄濕。
• 搓:抹上肥皂,手心、手背、手指互相搓洗至少20秒。
• 沖:用清水將雙水澈底沖洗乾淨。
• 捧:用水將水龍頭沖乾淨,並記得關水龍頭。
• 擦:將手擦乾或烘乾。 - 洗手7式
• 內:揉搓手掌
• 外:搓揉手背
• 夾:搓揉指縫
• 弓:搓揉指背與指節
• 大:搓揉大拇指及虎口
• 立:搓揉指尖
• 完:清洗手腕,清水沖淨並擦乾雙手
(二)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:
- 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時應戴醫用口罩,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,應將已污染之口罩內摺丟進垃圾桶,換一個新的。
- 打噴嚏時,應用面紙、手帕或衣袖遮住口鼻。
- 如有呼吸道症狀,與他人交談時,請戴上醫用口罩與保持良好衛生習慣,並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距離。
- 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時,要立即使用肥皂洗淨雙手。
(三)生病時在家休養:如出現類流感症狀(如發燒、頭痛、流鼻水、喉嚨痛、咳嗽、肌肉痠痛、倦怠疲倦、少數會合併出現腹瀉),在症狀開始後,除就醫外,應儘量在家中休息至症狀緩解後 24 小時以上,並應避免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,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。
二、工作場所要如何做好防疫?
(一)高風險勞工(如醫療院所、醫學實驗室、大眾運輸、百貨服務業等勞工)之防疫措施:應置備充足且合格有效之安全衛生防護具(如有明確暴露及感染之虞者,防護口罩等級至少在N95 以上)或醫用口罩,並宣導勞工確實使用,同時應加強工作場所之清潔與消毒。
(二)勞工應做好自主管理,使用肥皂勤洗手、避免前往疫區旅遊、避免接觸野生動物,如為第一線工作勞工,宜配戴口罩。若出現發燒、咳嗽等身體不適,請速就醫,告知醫師旅遊史、職業史、接觸史及是否群聚,並主動告知雇主。
(三)現階段(零星社區感染)企業之防疫建議:
- 主動鼓勵有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的員工在家休息。
- 員工在上班場所或工作期間,如果出現發燒或急性呼吸道症狀應主動告知主管,公司應請員工佩戴口罩,並予安置於獨立空間或與其他員工保持距離之場所,並協助員工儘速就醫。
- 宣導員工遵守咳嗽禮節並保持手部衛生。
- 定期清潔環境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(如打開窗戶或氣窗、如使用空調,至少開一扇窗戶或留至少一個拳頭寬之窗縫)。
三、小病去診所、非必要不去醫院
(一)民眾平時可以在住家附近,選擇自己信賴的醫師作為家庭醫師,固定就醫,長期下來,家庭醫師對您的家族史、病史較為瞭解,可以提供您妥適治療及建議,如果病情需要,家庭醫師亦可安排轉診。
(二)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防疫期間急診就醫提醒
- 就醫時務必誠實告知旅遊史、職業史、接觸史及是否群聚並回答醫護人員的詢問。
- 落實全程佩戴口罩,勤用肥皂洗手等個人防疫措施。
- 等候急診檢驗期間請耐心等待,彼此體諒、互相包容。
(三)防疫期間,減少到醫院探病,盡量使用手機通訊或視訊軟體關心家人;如必要到醫院時,請隨身攜帶身分證件以供備查,並配合各項管制措施。
四、回到家後,保護自己與家人的方法
(一)勤洗手是預防病毒傳播的不二法門,並且不要用手摸眼、口、鼻等地方就能減少病毒入侵,洗手的時機包含「吃東西前」、「接觸病人前後」、「上廁所後」、「擤鼻涕、咳嗽或打噴嚏後」、「看病後」…等。
(二)居家環境消毒:若針對居家環境(如家具、廚房、玩具等)有消毒之需求,可以用1:100的稀釋漂白水(500 ppm)消毒,浴室或馬桶表面則應使用1:10的稀釋漂白水(5000 ppm)消毒。應該每天消毒一次,並使用當天泡製的漂白水。室內空氣則需靠良好的通風以維持空氣清潔。
五、平常透過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、保持心情愉快增強免疫力。
(一)均衡飲食
病毒來勢洶洶,民眾平日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、規律運動,加上營養均衡,都是防疫的基本功。
如何從飲食中攝取到均衡飲食呢?可透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六大類食物份量的「我的餐盤」,輕鬆將6大類食物落實在每天餐飲中,吃得飽也吃得健康,其6大口訣如下:
- 每天早晚一杯奶:每天早晚各喝一杯240毫升的乳品,攝取足夠的乳品可以增進鈣質攝取,保持骨質健康,或於餐點中以乳品入菜或食用起士、無糖優酪乳等方式增加乳品類食物之攝取。
- 每餐水果拳頭大:1份水果約1個拳頭大,1天應至少攝取2份水果,並選擇在地、當季、多樣化。
- 菜比水果多一點:青菜攝取量應足夠,體積需比水果多,並選擇當季或彩虹蔬菜。
- 飯跟蔬菜一樣多:全穀雜糧類之份量約與蔬菜量相同,且盡量以全穀雜糧為主,如糙米、燕麥等。
- 豆魚蛋肉一掌心:為避免同時吃入過量不利健康的飽和脂肪,選擇這類食物之優先順序應為豆類>魚類與海鮮>蛋類>肉類,且應避免加工肉品。其實就是攝取各種原型食物,選擇在地、多樣性,保持食物原態最健康。
- 三好一巧:每天「吃得下」、「吃得夠」、「吃得對」及「吃得巧」。
(二)規律運動
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武漢肺炎)防疫期間,民眾要有充足的防護力,才能有效對抗病毒。研究指出,適度運動可以增強防護力,如果天氣寒冷,應注意保暖,運動前應先暖身,並請檢視是否備妥禦寒之相關裝備,切記運動時不可飲用酒精飲料,有氣喘、心臟疾病或其他慢性病之民眾,建議先與醫療人員諮詢合適的運動方式及應準備之藥物等。運動出汗後,也要注意保暖及適時補充水分。防疫期間也要適度運動,避免久坐少動,以促進身體健康,才能更有效地對抗肺炎疫情。
暖身防疫操>>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11212
最後提醒您,提升免疫力沒有速成的方法,從改變自己的心態,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才能面對這次馬拉松的防疫作戰!
留言列表